疫情是醫療行業投資的一劑強心劑。
經歷了2013-2018年的政策紅利和資金層面的大水漫灌后,醫療行業在2019年進入“寒冬”調整期,許多賽道進入紅海,競爭白熱化,一級市場融資難度變大。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則是為醫療產業打了一針強心劑,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調整期的陣痛。
同時,疫情下醫療行業也顯示出了強大的抗風險能力。醫療健康產業,尤其是醫療器械的重要性在疫情中進一步凸顯,一時之間,醫療器械企業成為了眾多投資人眼中的香餑餑。
作為專注醫療器械相關領域的早期風險投資機構,合創資本憑借著獨到的投資眼光和投資風格,已經在醫療器械領域投出了諸多成績,累計投資醫療企業20余家,包括華邁興微、唯公生物、佰辰醫療、安吉康爾等,已經孵育出一批在行業細分領域有強大影響力的領先企業,成功退出多個項目,投資回報率超4倍。
合創資本如何精準布局醫療器械領域?如何準確判斷項目價值?如何在疫情影響下抓住投資機會?帶著這些問題,動脈網對合創資本投資副總裁齊瑋博士進行了專訪。
有所為有所不為,專注自己的碼頭
合創資本2015年在深圳成立,董事長兼創始人丁明峰具有多年通訊背景,曾任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總裁、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丁明峰堅信:“ICT和醫療器械是人類的未來。”同時,深圳也是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大本營”。結合行業前景和地理位置考慮,合創資本開始專注ICT與醫療器械相關領域的投資。
投資成功是一個概率性事件,好的投資人可以提高這一概率。合創資本投資副總裁齊瑋認為,好的投資人需要有兩點特質:
一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好的投資人一定有自己專注的碼頭。“我們更看好產業背景出身的投資經理,而非純金融出身。”例如,齊瑋博士就是醫療器械背景出身,曾先后就職于萬孚生物、邁瑞醫療,在免疫分析試劑研發、微流控芯片、體外診斷領域有深厚的學術基礎和實踐經驗,目前專注生物醫藥、精準醫療領域投資。
齊瑋談到:“我們內部一直強調‘碼頭’,每個投資經理都有擅長的細分領域,在這個細分領域內有大量的人脈和資源,能夠快速發現有價值的項目,并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后續各個項目之間能夠形成協同效應,完成生態布局?!?
二是好的投資人一定要具備邏輯性,對行業有著全面、深刻的洞察?!懊總€投資經理都具有獨立進行市場分析的能力,我們會描繪行業地圖,站在山頂,用全面的眼光選擇有價值的項目。”
現在,合創資本已經組建起一支具有全球化視野和資深產業背景的醫療投資團隊,依托自身強大的技術基因和多年的經營實踐,為被投企業提供更多的戰略參考和資源支持,幫助企業嫁接行業資源,對接投資機構,增強被投企業競爭力。
憑借超強的技術前瞻力和市場敏銳度,在清晰的定位指引下,合創團隊已摸索出技術創新類企業的投資方法,并在實踐中豐富和完善,逐漸形成獨特的投資風格??梢赃@樣概括合創資本的投資風格:只專注于少數幾個細分領域,并在這些細分領域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圈;價值重于價格,不一味追求高性價比的項目,以合理的價格投資最好的公司;系統布局,發揮生態圈的優勢,通過積極主動的增值業務,提升企業價值;尋找細分行業頭部項目,只投有潛力進入第一梯隊的項目,以20%的頭部項目壟斷80%的行業市場;通過集中投資對抗風險,對看好的項目持續加注。
加注國產醫療器械,偏好投資技術型項目
合理投資的首要應是根據市場前景進行投資,合創資本瞄準的是快速增長的醫療器械領域。2006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為434億元,2018年超過5000億元,年均增長率約為23.5%,是醫療行業的優質賽道。
齊瑋認為,我國醫療器械板塊高成長的核心邏輯離不開四點:
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驅動行業空間自然增幅。收入越高,人均醫療支出在GDP中的占比也越高,美國醫療支出占GDP的18%以上,中國醫療支出只占6.6%。這就意味著我國醫療器械領域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未來10年有機會成長起多個千億市值的企業。
我國衛生資源配置水平弱于主要國家催生行業額外增量空間。我國衛生資源配置水平明顯弱于國外,疫情下這一問題迅速暴露。
新醫改破除以藥養醫利好器械行業。世界范圍內,醫療衛生市場中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市場份額比例通常是1:1,而長期以來我國的藥械比接近10:1,器械市場份額的擴充仍有充分的空間。
細分領域眾多,技術創新和并購整合支撐平臺型企業突破天花板不斷成長。醫療器械是一個大板塊,細分領域眾多。大板塊通常可以誕生大公司,但中國企業目前處于較初級階段,聚焦于某一個賽道或細分方向,未來很多企業可以通過內生增長和外延并購的方式做大。
同時,近些年,國內醫療器械板塊兼具規模和成長性的細分領域頭部公司開始涌現,進口替代節奏加快。疫情的到來更是進一步加快了進口替代的速度,推動了國產檢測試劑、口罩、呼吸機等產品走向全球,讓國內醫療器械領域迎來高光時刻。
齊瑋判斷,疫情后,國家會加大在醫療器械領域的資金和資源投入,疾控中心會加強基礎設施配置,政策制定會更加貼近行業實際需求,也會有更多企業投身這一領域?!胺N種表現預示,國產醫療器械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之后,合創資本將加大醫療投資?!?
醫療器械領域企業眾多,投資人如何判斷項目價值?合創資本的投資團隊主要選擇市場需求明確、商業模式清晰、創始團隊有技術積累的項目?;貧w價值本質,可盈利是合創資本選擇項目的首要條件。其次,合創資本非??粗貏撌紙F隊背景?!皥F隊決定公司成敗。如果團隊積累不夠,即使一開始奔向了正確的方向,也會很快被甩在后面。”
另外,合創資本更偏向于投資技術型團隊?!凹夹g創新是根本,雖說技術出身的創始人往往缺乏營銷能力,但只要他有學習能力,有潛質,我們就愿意支持他?!?
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合創資本在2015年投資了華邁興微,如今,華邁興微的微流控化學發光系列產品技術優勢明顯;在2017年投資了唯公科技,唯公科技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流式熒光檢測平臺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打破了熒光微球編碼核心技術國際壟斷;在2018年投資了佰辰醫療,佰辰聚焦質譜檢測,在細分行業利用技術優勢迅速突破……
這次疫情也為合創資本判斷企業價值提供了新的啟發?!耙咔橹匈嵉藉X的不一定是好企業,但沒有賺到錢的企業一定存在問題?!币咔槭瞧髽I的煉金石,對企業的能力做了全方位的考驗。齊瑋表示:“之后,在選擇投資項目時,投資人需看重企業的判斷力、敏銳力、執行力和響應力,還需關注企業的現金流和創新能力?!?
從跟隨戰略轉向創新戰略,更關注技術創新
最初,合創資本主要關注國產替代,包括體外診斷和醫學影像等檢測行業,以及微創外科、醫療機器人、心血管、骨科等治療行業。
齊瑋表示,基于客戶需求的產品定義能力和創新是國產替代成功的關鍵?!皣a替代的投資邏輯本質上是競爭的差異化策略,因此我們非??粗仄髽I對產品的定義能力、對客戶需求的把握能力和全球資源整合能力。企業只有深刻全面地了解客戶的需求,了解競爭對手的不足,才能在這個賽道里獲勝?!?
“總而言之,國產替代要轉變坐在家里研究的思維,建立起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全球配置技術資源的意識,無限逼近客戶采購決策場景,才有可能成功?!?
此前,進口替代的投資邏輯是低成本策略。但是近年來,純粹的低成本的進口替代產品窗口期正在逐漸關閉,創新正在成為進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可以明顯看到,國內的進口替代正在以跟隨性創新為主,轉變為以自主創新和全球資源整合為主。
新技術則是合創資本近期重點關注的方向,包括新檢測技術、新生物技術、新數據技術等。齊瑋談到:“過去5年,我們主要關注國產替代,隨著國產替代機會變少,競爭逐漸白熱化,未來5年我們會以投資新技術,以及消費、市場升級催生的新方向為主?!?
不過,國產替代并非完全沒有投資機會,“尤其是疫情后,進口替代節奏進一步加快。合創資本認為POCT、PCR分子實驗室、家用檢測產品、抗病毒和抗感染領域、能量刀國產化、醫療機器人產業化、腔鏡系統創新產品線等都是值得繼續投資的細分領域和賽道?!?